如何快速解决鼻塞

如何快速解决鼻塞

3 部分:快速治疗法长期治疗方法了解鼻塞

厌倦了老是被鼻塞问题折磨?鼻塞影响你的日常活动,感觉自己都不成人样了?鼻塞发生的原因很多,本文会解释造成鼻塞的4大主因,告诉你如何简单、快速地缓解慢性或暂时性鼻塞。医生将鼻塞发作的4大主因归为感染、结构异常、过敏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继续往下阅读吧。

部分 1
快速治疗法

  1. 1
    擤鼻。擤鼻是否能有效缓解鼻塞?人们一直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无法下定论。擤鼻究竟可以清除鼻涕,抑或使鼻塞更严重?科学界对此又有何说法?
    •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一项研究。研究员将一种染料滴入鼻塞者的鼻腔,然后在进行电脑断层扫描的同时,要求他们擤鼻。研究员发现擤鼻会引起巨大的鼻窦压力,每次擤鼻都会将鼻涕喷回鼻窦。[1]用传统方法擤鼻可能让你暂时感觉舒服了,但其实只会加重鼻塞。
    • 研究员建议一次捏住一侧鼻孔擤鼻,同时按医生规定的剂量使用解充血剂。
  2. 2
    自制中式溶剂。将1茶匙盐放进1杯温水中拌匀。头稍微往后仰,用滴管将盐水注入一侧鼻孔。让盐水在鼻腔里待10秒,然后轻轻地将盐水和鼻涕排出鼻孔。换边重复。
  3. 3
    在胸口上抹一些Vapor Rub伤风膏,可以即时缓解鼻塞。
  4. 4
    使用洗鼻壶。对一些人来说,不需要用药,只要冲洗鼻腔就能迅速缓解鼻塞。你可以用洗鼻壶。它虽然看起来吓人,但是用起来一点也不可怕。冲洗鼻腔可以稀释鼻涕,把它冲出鼻腔。
    • 遵循洗鼻壶附带的使用指示。所有洗鼻壶都有附带使用说明。一般来说,你得用约470毫升微温的无菌水和1茶匙盐配制灌洗液。将盐水倒进洗鼻壶里。
    • 将头倾斜45度,把壶嘴对准最上面的鼻孔。盐水会进入一侧鼻孔,流过鼻腔,再从另一侧鼻孔流出来。
    • 如果盐水滴入口腔,把它吐出来就好。
    • 擤鼻,然后换边重复。
    • 你应该多久使用一次洗鼻壶呢?鼻窦问题很严重或鼻子过敏的人每天冲洗鼻腔,可以缓解鼻塞。[2]一旦症状得到改善,建议每周使用3次。
  5. 5
    用你能忍受的最高温度,洗个10到20分钟的澡。深深地吸气和呼气,让蒸汽填满肺部和鼻腔。这个方法很有用,但愿能帮到你!
  6. 6
    将脸凑近一锅热气腾腾的水,进行蒸汽治疗。确保蒸汽不会烫伤你。加少许甘菊茶,用一条毛巾盖着头,以留住更多蒸汽。
  7. 7
    睡觉的时候,挺直身体,抬高头部。如果是血管运动性鼻炎引发的鼻塞,当你侧躺时,不管侧向哪一边,那一边的鼻孔就会堵塞,反而加重病情。[3]躺下时,不妨用几个枕头抬高头,并尽量仰着睡。
  8. 8
    热敷鼻子外部皮肤。将可以重复使用的豆子袋或类似的东西,放进微波炉加热1.5到2分钟。之后敷在鼻子上,同时喝热水。
  9. 9
    购买非处方解充血剂。它们的活性成分一般是伪麻黄碱或苯肾上腺素,可以很好地掩盖症状,但是不能治好感冒。
    • 萘甲唑林(商品名Privine)、羟甲唑啉(商品名Afrin、Dristan、Duramist)、苯肾上腺素(商品名Neo-Synephrine、Sinex、Rhinall)等解充血喷剂,可以直接喷进鼻腔。[4]但是,不得使用超过3天,否则症状会恶化,鼻子堵塞得更严重,引起药物性鼻炎。[5]
    • 市面上也有口服的解充血剂,比如苯肾上腺素(商品名Lusonal、Sudafed PE、Sudogest PE),和伪麻黄碱(商品名Sudafed、Sudogest)。[6]
  10. 10
    吃Altoid薄荷糖。它们对缓解鼻塞十分有效。

部分 2
长期治疗方法

  1. 1
    选择适当的加湿器。究竟应该买喷热雾或喷冷雾的加湿器呢?如果是小孩鼻塞,或是你很在乎价格,冷雾加湿器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它们比热雾加湿器更安全、性价比更高。[7]
    • 加湿器帮助增加空气湿度。市面上有多种类型的加湿器,包括纯净型加湿器、叶轮式加湿器和超声波加湿器,不过功能都一样,就是增加空气湿度。当周围空气过于干燥,鼻涕就无法正常排出,很难清除鼻涕。[8]这时候,就得使用加湿器。
    • 没有或不想买加湿器?别担心,你可以用常见的家居用品自制一个。用锅装一些水,煮沸后把锅放在耐热的三脚火炉架上,摆在你待的房间里。温暖的蒸汽会增加房间里的空气湿度。
    • 不要过度使用加湿器。加湿器在一定程度上很有效。但是,把房间弄得像森林或桑拿室那么潮湿,反而弊大于利。湿气可以缓解鼻塞,但是湿气太重可能会引起呼吸道问题。[9]
  2. 2
    按摩鼻窦。虽然这个方法有点古老,但是对某些人来说很有效。如果你讨厌一直吃药,或是想试一试别的方法,不妨花几分钟按压可以缓解鼻塞的脸部穴位。
    • 将两只手的食指放在眼窝内侧(鼻子之上、眉毛之下)。以向外画圈的方式,开始按摩鼻子周围的窦道20到30秒。
    • 将两只手的食指放在眼睛下方。以向外画圈的方式,按摩眼睛周围的窦道20到30秒。
    • 最后,将两只手指的拇指放在两侧颧骨上。以向外画圈的方式,用拇指按摩颧骨20到30秒。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充分舒缓窦道。
  3. 3
    注意饮食。为了安全起见,不要吃乳制品。虽然尚未得到证实,但是医生们正在探讨喝牛奶是否更容易引起鼻塞。医生们推测牛奶里的β-CM-7蛋白质可能会产生痰(尤其对患过肺病的人来说)。[10]目前的数据还处于推测阶段。如果你不想冒险,那就避开牛奶和其它乳制品。
  4. 4
    吃辛辣的食物。辣椒、辣根(山葵酱)、姜等辛辣的食物,或许可以暂时缓解鼻塞。不过,当辣味消失后,鼻塞可能会比之前更严重。如果你想真正解决问题,不妨使用解充血剂。没有解充血剂,才小心地尝试辛辣食物。
  5. 5
    多喝茶。喝茶可以保持身体水分充足,舒缓伴随着鼻塞而来的喉咙痛症状。热水、柠檬和蜂蜜都能有效缓解鼻塞。将新鲜柠檬汁榨进一杯热水里,再加2汤匙蜂蜜。
    • 加3汤匙新鲜水果(含维生素C)。
    • 喝下这杯茶可以帮助缓解鼻塞,舒缓疼痛的喉咙。
  6. 6
    使用蘸了桉树油的棉签。将5茶匙橄榄油倒进一个小碗或杯子里。用陶瓷或玻璃碗,不要用塑料碗。添加5滴纯正桉树油。将橄榄油和桉树油拌匀。将一张纸巾卷起来,其中一端浸在油中,然后塞进其中一侧鼻孔。用纸巾的另一端重复上述过程,塞进另一侧鼻孔。
    • 每天晚上睡前2小时做一次。如果白天也会鼻塞,每天早上也可以做一遍。桉树油对疏通鼻窦尤其有效。
    • 将一碗或一杯油放在床头桌上。晚上睡觉时,吸入油的气味也能帮助呼吸。油可以放一周。

部分 3
了解鼻塞

  1. 1
    了解感染如何引起鼻塞。人们通常在感冒的时候鼻塞。成人大概每年感冒2到4次,而小孩免疫力比较弱,感冒的次数比成人多。[11][12]身体在对抗感冒时,会释放组胺,促使血液流向鼻子,导致鼻部组织肿胀。这就是感冒的人会鼻塞的原因。
    • 感冒后,人们特别容易被在鼻腔繁殖的细菌感染。如果鼻涕从透明变成黄色或绿色,你很有可能是被细菌感染了,应该去看医生。[13]
    • 急性鼻窦感染比较少见,但是很麻烦。常见的症状除了鼻塞之外,还会流鼻涕,额头、脖子和眼睛部位发痛。[14]
    • 鼻窦炎持续超过12周就是“慢性鼻窦炎”。[15]除了上述多个症状,患者还会慢性咳嗽、支气管炎或哮喘。[16]急性鼻窦炎通常吃抗生素就好,慢性鼻窦炎需要做手术。
  2. 2
    了解鼻子结构异常引起的鼻塞。鼻子或鼻中隔畸形或阻塞,是在世界各地相当常见的状况,通常是天生的,也有可能是受伤造成的。[17][18]鼻子和鼻中隔畸形也会引起鼻塞。
    • 腺样体是喉底和鼻子之间的淋巴组织。小孩的腺样体可能会肿大,引起阻塞和呼吸问题。[19]虽然随着小孩慢慢长大,腺样体会变小,但是也有可能需要做类似于扁桃腺切除术的手术,来预防慢性阻塞。
  3. 3
    了解过敏引起的鼻塞造成的影响。过敏是身体对进入眼睛、嘴巴、耳朵或鼻子的异物产生的自然炎性反应。这些异物包括灰尘、花粉、毛发、霉菌等。[20] 身体会释放组胺,堵住鼻腔,并造成肿胀。
    • 许多非处方抗组胺剂可以治疗引起鼻塞的过敏反应。市面上也有同时含有抗组胺剂和解充血剂的混合药。
    • 如果过敏反应很严重,医生可能建议打脱敏针。它们含有阻止身体产生过敏反应的抗体。[21]效果一般可以维持3到5年。
  4. 4
    了解血管运动性鼻炎引起的鼻塞。血管运动性鼻炎指的是鼻子血管发炎。虽然不知道确切的原因,但是某些因素会导致鼻子血管扩张,引起血管运动性鼻炎,包括压力、甲状腺功能异常、香水、烟草产品的烟气和过度使用鼻解充血剂。[22][21]
    • 短期血管运动性鼻炎通常可以治疗,但是长期血管运动性鼻炎会减弱鼻血管收缩能力,造成慢性鼻塞和充血。

小提示

  • 一定要多喝水,特别是白开水或果汁。
  • 利用热气。比如说,临睡前洗个热水澡,将温热的毛巾敷在鼻子上,将浸过热水的面巾盖在整张脸上10到20秒(必要时可以呼吸)。热气可以稀释鼻涕,让你更容易排出它们。
  • 抬高头。比如说,睡觉的时候,稍微把头抬高,可以帮助排出鼻涕。抬高头,将温热的毛巾敷在鼻子上5到10分钟。必要时可以重复。尽量仰着睡。
  • 擤鼻时,先用手指捏住一侧鼻孔,然后另一侧鼻孔用力擤出鼻涕。
  • 用温水弄湿一条小毛巾,敷在鼻子上。然后喝一些茶,试着枕着头休息。
  • 将一张纸巾卷起来,用盐水或普通的水弄湿,然后塞进堵塞的鼻孔里。有的人发现这么做可以缓解鼻塞。
  • 避开乳制品。有的人吃或饮用乳制品后,病情可能会恶化。
  • 鼻塞已经持续至少1周了?你的鼻子可能受感染了,不妨去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