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厨房到卫生间的五一居家游 IP68真的有用吗(卫生间纳米防水可靠吗)


疫情的原因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手机表面的清洁问题,就在思索怎么清理手机之时“防水防尘”一词也映入眼帘。不少旗舰机都号称支持IP68级别的防水防尘规格,适逢五一居家长假,那么IP68所带来的生活防水能从容应对从厨房到卫生间的“遇水”场景吗?


01IP68认证严格 防护范围规定明确

其实IP这个词源自International Protection的缩写,后面的两个阿拉伯数字则代表对「固体」及「液体」的防护能力。第一标记数字表示接触和外来物保护等级,第二标记数字表示防水保护等级,IP68代表的含义则是其认证的设备分别通过了IP6和IP8的测试,即无灰尘进入以及可防护水淹没。


固态颗粒防护

“如果一部手机拥有IP67的防护能力。也就是说在不破坏外壳的情况下,6表示该手机能完全保护内部电路不受灰尘入侵;7表示该手机在浸入不超过1m深的水下时,能给予内部零件不低于30分钟的防护时间(并不表示完全没有水进入内部)。”


液体渗透防护(来源维基百科)

更重要的是,其认证测试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IP8并不涵盖IP5的功能属性;而之所以大众会有IP数字越高防护等级越突出的错觉,大概是源于IP68与IP67的横向对比,但实际上测试结果是相互区别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发布的新机中,除了一贯在防水防尘上表现良好的三星之外,国产的OPPOFindX2Pro、一加 8 Pro以及华为P40系列也纷纷支持了IP68级别的防护。当然市面上还有很多军工级别的防水机器,但这与一般厂商主打的生活防水不在同一讨论层面,这里也就不展开讨论。


三星多代旗舰均支持高规格防尘防水

与防护作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很多厂商似乎没有特别强调该功能,在发布会时谈到相关功能也一笔带过。其实不把防尘防水作为主要的营销点,大概还是因为液体浸入而导致的损坏不在保修范围之内。如果用户因为防水保证而在使用时有恃无恐,反而与手机厂商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

02生活防水究竟表现如何?

从测试方法来看,IP68的防尘防水能够防护持续进水,这实际上与日常的使用场景关联最大。设想一下,桌面上不小心打翻的水杯,湿手等情况下水滴对听筒的威胁、冲凉时候的音乐需求或者泡澡拿手机观看等场景都是具备IP68级别防尘防水机型的功能覆盖范围。

同时对于防尘来说,即使手机浸没到沙土里也能安然无恙。某种程度上,IP68就是为手机的日常使用上了一道保险。当然对于一些品牌厂商在发布会时宣传的整机浸泡式的水下拍摄,大家真的看看就好。


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手机的使用,不可避免会带来外观磨损以及内在防水结构的老化,自然会使得防护功效会大打折扣;更不用提手机维修拆换后壳也会破坏封装效果,从而达不到宣传时的防护等级。所以你也就能理解为何厂商只会“点出”自家设备具备防护效果,但决不会通过洗脑营销来加深用户的记忆。

03旗舰机防水方式解密 成本是其限制因素

当下智能手机防水的材料大概分为密封胶、橡胶圈、 防水膜以及纳米涂层四种,但在具体的防护实现方式上,结构防水才是防水防尘方式的根基。


防水橡胶圈

结构防水通过精简机身构造减少拼接来实现密闭性的提升,再配合橡胶圈以及防水涂胶等方式提升防水能力。旗舰机在手机背壳、屏幕以及卡槽等处都有密封胶圈,这样既能阻挡灰尘也能一定程度上抵御液体的入侵。但从其原理不难发现,手机发生磕碰磨损,极容易使得密封失效,所以很多厂商也会采用纳米防水技术。


纳米防水技术,或者说纳米涂层。主要适用于主板等关键部件。由于防水涂层的疏水特性,水滴不会长时间吸附而是会凝结流下,从而减少元器件损坏的风险。但此类涂层终究是附着在手机表面的聚合物,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也会出现磨损。

同时上述防护措施,无论是防水涂层还是密闭橡胶圈,面对海水、肥皂以及清洁剂等腐蚀性液体时,都会使得防护效果打折扣。由此可见,旗舰机的IP68功能,不仅仅制造成本高昂,并且其综合防护效果也有些“费力不讨好”的感觉,它更像是一个旗舰机“高级感”的附赠,无论是制造成本还是其宣发属性,IP68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支撑。

总的来说,IP68代表着高规格的工艺与精密的设计,自然还有背后的高成本,以上三点与旗舰机型的定位不谋而合。作为高价旗舰机的用户,对手机防护存在着更深层次的需求,这些都是IP68渐渐普及却又仅存在于旗舰机型上的理由。

在面对大部分的使用场景,可以说IP68的防护效果是合格的。但这种保护,更像是额外的保险,所谓“防水溅不放手贱”,IP68能防护生活中不期而遇的意外,但是面对你主观的试探,还真不一定能防的住。

(7428677)

卫生间纳米防水多少钱一斤

来源:中新经纬

家里厨房下水道堵了以后,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珊珊(化名)近日在某平台上找了一家上门收费100元的公司。“本来说用一瓶疏通剂就行,结果维修师傅用了八瓶,总共花了1500元才把下水道疏通好。”珊珊称,维修师傅用的疏通剂没有牌子,只是一个大桶,一瓶疏通剂180元。

珊珊提供的发票上显示,“疏通下水道人工费100元,加费洛克斯疏通剂180元,一斤180元”。不过,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均未查询到品牌名为费洛克斯的疏通剂。在淘宝上以“下水道 疏通剂”等词检索,排名靠前的管道疏通剂多为十几元一斤或一升。

谁又被家庭维修“背刺”了?

珊珊的经历并非个例。在第三方投诉平台和各类社交媒体上,消费者遭遇“维修刺客”的案例屡见不鲜。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的陈先生,因家中一卫生间地板瓷砖渗水,今年10月9日,在某生活服务平台上通过检索“水管漏水”的关键字寻找本地防水补漏师傅,选择了在首页排名第一的商户。

当天下午四点,维修师傅到现场确认了水表和水管没有问题后,拿出一个仪器进行检测,称不管需不需要维修,检测都需要收费200元。经过检测后,维修师傅说卫生间渗水是由于另一个主卧卫生间蹲式马桶抬高平台导致漏水,并提出可以采用新型的纳米防水注胶,只需在地砖上打孔,不需要敲开。

陈先生询问价格得知,分为150元/斤和180元/斤两种,但当继续追问两个卫生间预估总共需要注胶多少斤时,维修师傅回答说“不知道”。陈先生并未多想,以为只需要几斤材料便接受了维修服务。


图片来源:陈先生供图

随后维修师傅提来了两个已开封过的半透明白色塑料大桶,在两个卫生间分别打了两个孔。当陈先生注意到两个塑料大桶里的液体已经减少过半,赶忙叫停注胶。结算时,师傅称注胶77.8斤,收费14000元。陈先生付款时,对方并未出示任何收据,也没有提供任何施工及用料资质。

维修师傅走后,陈先生上网搜索了相关信息,发现有许多人遇到了相似的情形,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注胶”就有近5000条投诉信息。

陈先生在平台上进行维权,平台最终也认定商家行为违规,但只提出赔偿20%。近日,平台维权中心联系陈先生,提出赔偿5000元,称“属于最高赔付金额”。陈先生称,维权中心工作人员告诉他,商家和平台签订了服务协议,如果遇到理赔的情况,平台相关审核通过后根据相关平台保险进行赔付。陈先生表示,他不同意这个赔付,维权中心重新提交了维权单,让商家找他协商处理。

来自江苏的周女士因为下水道被猫砂堵住,也在上述平台上找了疏通下水道的维修服务,“电话里说好一次70元,上门之后,两个师傅说特别难弄,又拿出来一瓶淘宝上卖十几块钱的疏通剂,说是公司专用的加强疏通剂,外面买不到”。

最后结算时,维修师傅称289元/瓶,一共收费680元,微信扫码支付。周女士当时一个人在家,“也不敢说不付,最后讲价付了600元”。事后周女士上网查询了相关信息,发现有很多经历相似者,就在平台上发起了售后维权,在经历了多次与客服的电话沟通,提交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信息后,客服最后提出“赔付500元,剩下的算上门费”。

周女士同意后,得到了平台500元的赔付打款。“但赔付款是平台保险公司赔的,不是商家赔的,商家白赚六百。”周女士说。

消费者遭遇“维修刺客”,平台该担责吗?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指出,首先需要明确涉及的三方:服务提供方、消费者和平台。平台提供的是信息服务合同,属于撮合交易的性质,具体的家电维修或者其他服务,服务合同是消费者和服务提供方之间成立。如果消费者遇到有虚假宣传或者与合同承诺内容不一致等情况,消费者可以追究服务提供方的法律责任,比如说要求退款,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

赵占领指出,网络平台仅仅是一个信息服务平台,所以通常情况下,它并不对服务提供方的服务的内容,进行服务的质量进行保证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如果平台单独向消费者作出有力承诺,例如承诺先行赔付等,那么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平台需要兑现这种承诺。其次,如果网络平台基于维护平台自身的声誉,以及平台内正常的交易秩序,制定了一些规则,涉及到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各方都应当遵守。如果服务提供者没有遵守合约的规则,平台就可以对服务提供者进行相应的处罚,这种处罚是合同违约责任性质的处罚。

赵占领还提醒,消费者在下单接受相关的服务之前,要向商家询问清楚具体服务的项目以及收费的标准,还有没有其他额外收费的项目和相应的收费,保留好相关的证据,一旦发现商家存在和此前承诺不一致的情况,消费者可以拒绝接受,也可以以此向平台投诉。

目前,平台对商家有哪些审核机制?近日,58同城相关负责人告诉中新经纬,平台有严格的信息审核标准,首先,在平台上发布信息需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发布人需提供有效证件,如营业执照、法人认证、手机号、身份证等其一或多项认证等,以保障信息真实安全可追溯。不仅能够有效控信息发布源头,一旦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平台还可以迅速提取发帖人相关信息,帮助消费者维权。

其次,上述负责人指出,对所发布的信息,58同城也有着严格审核制度。所有在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均需要通过系统+人工的双重审核。58同城通过技术手段筛查发布信息的IP、手机号、图片等内容是否合规。系统审核后,人工还会对所发布信息进行二次核验,经确认无任何违规信息方能在页面上展示,保障了消费者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源。

“针对商家违规发布的信息,一旦发现58同城平台会进行下架等处理,并视违规严重程度对商家进行处罚。58同城始终坚持用户第一为核心价值观,并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坚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58同城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