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王世贞的一生,在为官、史学和文学领域分别有怎样的成就?)

本文目录一览:

  • 1、王世贞的一生,在为官、史学和文学领域分别有怎样的成就?
  • 2、王世贞的简介
  • 3、王世贞最有名的诗
  • 王世贞的一生,在为官、史学和文学领域分别有怎样的成就?

    王世贞是明代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1526年,去世于1590年,主要生活在嘉靖、隆庆和万历年间。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今江苏太仓人。王世贞的一生,主要在做官、史学和文学领域有一番作为。
    在参与政治方面,一方面王世贞有家世的优势,他的祖父王倬曾担任留都南京兵部的侍郎,父亲王忬是当时的蓟辽总督和右都御史。另一方面王世贞年少就显露出不平凡的才能,在科举上比较顺利,1543年考中举人,1547年考中进士,当时他才二十二岁。王世贞在做官期间,刚正不阿,勤政爱民,敢于对抗当朝权贵。1551年,王世贞担任刑部员外郎,负责搜捕犯罪的犯人,一位姓阎的人再犯法之后,藏在了锦衣卫都督陆炳的家中,王世贞得知之后,赶往陆炳家里搜捕,陆炳手握重权,是当朝君主身边的红人,而且陆炳还请严嵩疏通,王世贞拒绝说情,依然将犯罪的阎姓捉拿归案。万历初年,张居正担任首辅,发起改革,王世贞支持张居正的改革事业,但反对张居正及其亲人的滥用权力和腐败,张居正的小舅子侮辱当地的朝廷命官,王世贞上奏弹劾,因而与张居正结下梁子,后来张居正借机罢免王世贞。王世贞在做官期间,还积极为父伸冤;1559年,鞑靼人入长城大肆掠夺,王忬因战斗失败被朝廷捉拿起来,王世贞在父亲下狱期间积极奔走营救,但无果而终,父亲被杀;然后王世贞继续联合家人为父伸冤,1567年终于申诉成功。
    在史学方面,王世贞有代表作《弇山堂别集》、《弇州史料》《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和《国朝纪要》等。王世贞认为“天地之间无非史而已”,高度重视史学;而且,他对史料的取材持开放态度,例如《弇山堂别集》选取的史料就有官方史书、野史和家谱,有时将三者一起运用,互相印证。另外,王世贞尊崇《史记》,对《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和《元史》都贬低地一无是处,而且他还批评当朝人所撰写的史书。
    在文学方面,王世贞的代表作是《艺苑卮言》、《凤洲笔记》、《弇州四部稿》、《弇州山人续稿》等,也是文学流派“后七子”之一(王世贞、李攀龙、宗臣、徐中行、谢榛、吴国伦和梁有誉)。“前七子”虽然主张文学复古,但是仍不彻底,王世贞继续扛起复古的大旗,提出自己的见解。王世贞主张进行文学创作时,从自己的情境出发,调和遵守前人与自由创作之间的矛盾;既要学习汉唐前人的作品,又可以看宋诗,达到博学的效果,有助于文学创作。此外,王世贞在文艺评论也有贡献,他赞赏戏曲和小说,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等。

    王世贞的简介

    王世贞是中国明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剧作家。

    王世贞自幼聪颖,十七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中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州,弇州山(今属江苏太仓)人。中国明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剧作家。

    万历时期出任过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后称病而归,万历十八年(1590年),病卒于乡里。

    王世贞作为明代复古派“后七子”的领袖之一,前期与李攀龙共同主盟,后期独主文坛20余年。他虽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之说,但亦反复强调性情之真,批评复古派内部的模拟剽窃之风。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174卷,四部者,赋部、诗部、文部、说部也;《弇州山人续稿》207卷,分赋、诗、文三部等作品。


    王世贞文学成就

    王世贞在文学理论方面明确提到了复古主张。《艺苑卮言》集中了王世贞对复古理论的提倡和一些具体看法。《艺苑卮言》是体现“后七子”诗文理论的重要著作,是这一流派的理论依托。

    面对文坛萎靡现象,王世贞曾指出:“盛唐之于诗也,其气完,其声铿而平,其色雅而丽,其力沉而雄,其意融而无迹,故曰盛唐其则也。今之操觚者,日晓晓焉,窃元和长庆之余似而祖述之,气则漓矣,意纤然露矣,歌之无声也,目之无色也,按之无力也,彼犹不自悔悟,而且高举而阔视,曰:吾何以盛唐为哉?”这一理论与《艺苑卮言》中的文学主张一脉相承。

    王世贞通过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为什么要以盛唐为学习的标准,就是因为盛唐诗歌气象雄浑、辞色雅丽,意蕴悠长,符合了诗歌审美的所有特征,所以,盛唐诗歌当仁不让地成了诗人学习的典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王世贞

    王世贞最有名的诗

    王世贞最有名的诗是《登太白楼》。

    原文: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译文:

    我听说从前李白曾独自登上这楼台,吟咏诗作。他一来到这里,此地和他的大名就一起百代流传。白云悠悠,海上霞光映照,明月皎洁升起,秋色宜人。想要寻觅一个如太白般的人登临此楼,再觅不见,只有楼外济水缓缓而流。

    赏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座本来不为人注意的济宁南城小楼,一经大诗人“垂顾”,从此百代留名了。这里流露了王世贞景慕、缅怀李白之情,在无限景慕中,也隐隐蕴蓄着作者追踪比附之意。

    这首《登太白楼》写作上一个显著的特色,把李白当年登楼和自己今日登楼捏合到一起写,明写大白,暗写自己,写得极有才情,极富个性,表现了王世贞敢于与李白攀比的雄心、气魄。


    作者主要功绩:

    1、文学成就

    王世贞在文学理论方面明确提到了复古主张。《艺苑卮言》集中了王世贞对复古理论的提倡和一些具体看法。《艺苑卮言》是体现“后七子”诗文理论的重要著作,是这一流派的理论依托。王世贞推崇作诗要效法盛唐,但他的最高诗歌理想是汉魏古诗的自然质朴。

    他指出:西京、建安,似非琢磨能到。要在专习,凝领久之,神与境会,忽然而来,浑然而就,无歧级可寻,无声色可指。这句话指出了汉魏诗歌的不可模仿,以及其浑然而来,毫无雕琢的天然创作过程,可见王世贞在具体诗歌创作中独到而精准的眼光。

    2、戏曲研究

    此外,王世贞对戏曲也有研究。他的曲论见于《艺苑卮言》的附录,后人摘出单刻行世,题曰《曲藻》。王世贞已较深刻地认识到戏曲艺术的美学特点,“不唯其琢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关键在于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问答之际,了不见扭造,所以佳耳。